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详细内容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 正文
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度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日期:2020-02-29 10:49:22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836

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由长垣市政府主办、省教育厅备案的全日制公办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第二批管理强校、河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新乡市文明校园标兵。学校东、南两校区总占地268亩,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实习实验设备总值约5715万元,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长垣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强市,在山海大道以南、华豫大道以东交叉口建设我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566亩,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着力打造绿色校园、立体校园、共享校园、创新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成为我市创新示范区、最具发展活力的样板区。

        1.2学生情况。2019-2020学年,学校招生346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3395人,非全日制学生6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45名,较去年增加1440余人;2019年毕业生2036人,较2018年毕业1731人增加305人;目前在校生男生5222占比64%、女生2923占比36%;2019学年学生巩固率在95%以上;互联网+成人中专培训班学生6554名,对外培训10324人。

        1.3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57人,其中在编教师430人,县管校聘教师18人,政府购岗20人,聘任教职工63人,其他26人。科级以上干部55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6人,正科级干部15人,副科级干部34人;任课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硕士研究生比例7.9%、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0.6%,较2018年增长2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251人。

        1.4设施设备。实习实训设备总值5714.8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7015元,比上年增长0.74个百分点。校内实训室建设有数控加工实训室、起重机实训室、铣床电气实训室、电焊实训室、建筑模型实训室、建筑算量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会计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电商客服实训室、智能温室植物标本园、动物科学化验分析综合实训室、医疗器械营销招投标模拟实训室、医疗器械维修实训室、多功能画室、钢琴室、舞蹈训练室等65个实训室。骨干专业均建有固定实习实训基地,实训课开出率达到90%;电焊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和电商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校内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学生8146人,工位5050个)0.62个。面向社区、行业、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放资源,先后建设有亚都集团医疗系实训室、大林农业实训基地,先后引入华盛武院、中拓预算部;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科技服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河南卫华集团、河南驼人集团、河南华工集团、河南四海集团、河南志宇农业、河南中拓建设、河南中冶工程、亚都集团。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共计120593册,2018年在校生6700人、人均图书18册,2019年在校生8146人,人均图书14册,2019年比2018年人均图书减少了4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校秉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办学理念,建设“文明校园、学习校园、活力校园、社会校园”,努力培养“重修养、有能力、兴趣广、守法纪”的优秀学子。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开设德育课外,积极拓宽学生德育渠道,以“三化育人”为抓手,搭建“三全”育人平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通过心理拓展活动、学生自治、每周两节固定的社团活动课、创意一条街、经典诵读比赛、校运会、学雷锋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开全、开足文化课、专业课、素养课,加强学生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体格素质的锻炼。2019年,我校积极参加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并积极承办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土木水利类建筑算量赛项,共荣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25个。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5.2%,专业技能合格率96.3%,体质测评合格率99.616%,毕业率为94.6%。

        2.2在校体验。守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建设“文明校园、学习校园、活力校园、社会校园”的育人方式,提出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的育人思想,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通过文化艺术节、创意一条街、社团竞赛等活动,有效丰富了学校生活的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课学习满意度、实训课满意度、课余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日常生活满意度均达到92%以上。

        2.3资助情况。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政策规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家庭学生284名,免除住宿费42600元。严格审核申请国家助学金学生提报资料,对拟资助学生进行公示,确保不随意扩大资助对象范围。对于二、三年级学生,除上述审核项目以外,还结合学生在校表现,通过查阅学生是否有违纪处分记录等情况,确认学生受助资格。本学期结合资助免学费面部识别系统,分别于10月、11月、12月对学生在校情况不定期抽查,杜绝了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2019秋学期,学校共为1050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043000元。免学费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予以足额拨付,学校严格按照免学费资金使用规定支出。

        2.4就业质量。分专业就业率98.5%,对口就业率97%,初次就业起薪3000元/月。2019年较上年度对口就业提高0.12个百分点,初次就业起薪月增加130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为83%,与上一年相比提高2个百分点。

        2.5职业发展。通过充分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技能提升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围绕企业用人需求完善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稳定专业主干课程,增加人文素养内容,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经验,打造新特色,形成新亮点。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主动适应产业和岗位要求,主动适应生源层次、结构和质量变化,探索分类和分层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充分有效结合,加大模拟实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学校实际需要,探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技能提升、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专业课程标准,做好学生认知实习,选派学生到社会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区域内建筑防腐、起重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和新兴全域旅游、多联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完善专业群动态调整建设发展机制。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新增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建筑装饰(含防腐蚀新材料方向)专业。学校现有专业数量达到25个,市场营销专业群获得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形成龙头专业带动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建筑防腐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新开设专业将完善师资及教学设施配置,为 2020学年招生做好准备。

        3.2教育教学改革。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校制定完善《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在标准范围内制定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根据省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学校调整了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安排,各专业按照本专业实际语文、数学、英语调整为每周3节或者4节,计算机每周2节,德育课每周2节,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

        在专业设置方面,通过对区域产业、行业进行调研,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遵循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规划建设财经商贸专业群、交通运输类专业群、土木水利类专业群、加工制造类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农林牧渔类专业群和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制订专业建设计划,逐步调优调强专业群结构。

        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岗位设置管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多种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已经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校外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共同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方面,建立以“模块化”为特征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制订专业群课程开发方案。着力开发共享的平台课程或课程辅助资源,积极开发符合学生兴趣、专业拓展的群选修课程。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国家、省已有专业课程标准以外的专业课程,制订相应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学校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化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各系积极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方面,学校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学校所有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设备,所有课程教学都应用多媒体教学,部分课程实现网络化教学。以校园网为依托,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实训基地方面,学校与市内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并共同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分别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大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与蒲瑞公司共建了机械加工生产基地,公司为学校提供车间、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学生实习期间由公司技术人员免费指导并提供实习耗材;与大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农学专业实习基地,公司为学校提供教学用地和水电交通等,学校投资建设智能温室等教学配套设施,双方共管共享。机电系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探索推行了校企双元培养方式,校企双方在此基础上制订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和任务书,已开展了招生即招工的校企联合招工作,该项目经省教育厅评选,已获批为河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教材选用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公共课教材和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按有关文件要求使用指定教材,各系自选教材时,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的综合素质要求,规范选用教材。积极组织开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生需要、资源优势的校本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学校每年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展示系部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教师技能大赛采取了系内初选、学校初赛、学校决赛的方式,共有2名教师获得一等奖,4名教师获得二等奖,6名教师获得三等奖。杨诗霞老师代表我校参加了省级优质课的评比,获得一等奖。教务处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殷学勤、付英等7名教师获公共课三等奖,翟珊珊等四名教师获专业课三等奖,张学亮获“创新杯”二等奖,殷学勤获“创新杯”三等奖。教务处制定了教师培养方案,先后组织23名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11名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40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55名教师完成“双师型”教师申报。

        3.4规范管理情况。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修订《系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各系的主体作用,赋予各系教学管理自主权,进一步调动各系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教务处强化教学督导,做到教学督导全覆盖、无死角,对各系教师到岗情况、学生课堂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及时反馈,做到了课堂日日有督导,周周有反馈。认真落实中职学校教学计划,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训管理,在全员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准备省和国家技能大赛。严格落实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时间规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规范教研管理,出台《关于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工作的意见》,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研究工作,倡导求真务实的教研作风,开展系列针对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

        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完善了《系工作考核方案》、《常规教学督导制度》、《长垣职专考务细则》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教务处对各系教学进行宏观督导,各系负责对“备、上、辅、批、考”各个教学环节进一步量化、细化,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通过教案检查、听课、作业检查和学生评教等环节要素,分学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学校充分发挥各系的主体作用,将教学管理权限下移,赋予各系教学管理自主权,进一步调动了各系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各系按照专业教学特点,自主管理。主动探索管理机制改革,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协助组建社团、兴趣小组,为教师搭建平台,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本年度,学校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各系教学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制定了课程评价标准和学生评教评价标准。学校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结果作为评选年度优秀系的重要依据,引导各系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各系部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

        在学生管理方面,实行军事化管理,强化纪律,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学校实行学生军事化管理改革,在学生会下设军事素养部,选派社会退役军人担任军事素养指导员,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军事素养辅导员,学生军训教官的筛选和训练、学生军事化训练工作、学生非课时纪律管理(包括餐厅就餐纪律、午休及课外活动时间的宿舍与教学楼纪律、晚就寝纪律、学生宿舍日常管理纪律等)、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感恩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包括宿舍与校园安全检查、门岗执勤、监控值班、学生离校返校期间校门口秩序维持等)、早操课间操组织管理工作、国旗护卫队工作、校园(宿舍楼)卫生保洁及学生内务整理工作、培训学生教官和培养学生辅导员工作、突发情况处置及协助司法等部门处置等11项工作由军事素养部负责。通过军事管理,强化学生铁的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行为习惯。

        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包括《长垣职专财务制度》《长垣职专预算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成立了长垣职专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学校财务管理运行。财务人员基础工作规范,软硬件设施齐备,技术手段先进。预算管理方面,依据《长垣职专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严格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财务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印发了《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人专帐管理。学生资助严格按规定执行,印发了《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助学金管理和发放制度》《长垣职专免学费方案》,制度完善,操作规范。内部控制方面制订了《学校内部控制制度》《长垣职专内部牵制稽核制度》《往来资金内部控制》等制度,制度机制完善,财务信息公开,财务风险可控。绩效评价方面制订了《长垣职专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绩效分配合理。

        后勤管理方面,加强资产管理,设立资产管理员岗位,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分配、使用、转移、维护、维修、折旧和报废均建立相关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采购和招标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相关规定,设立采购岗位,专人负责。采购招标程序公开、公平、透明、规范。建立了《学校采购及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房产管理及维修、水电气维修、校园绿化服务、保洁管理等均由外包公司负责,专业管理维修人员进驻学校,负责日常零星维修,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进行。建立了《外包公司管理制度》《日常巡查管理办法》《后勤管理制度》等制度,运行机制健全。餐饮管理设立餐厅负责人岗位,明确责任,所有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过程严格把控,严把质量关,做好留样记录,建立健全了《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学校餐厅卫生安全标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餐厅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等制度。饭菜价格合理、质量过关,定期进行师生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安全制度健全,安全预案齐备;每学期均与各系、部门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周二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完成了两校区消防设施损坏统计工作及部分维修工作;举行开学第一课、防溺水、假期安全、交通安全、防毒禁毒、等安全教育讲座;联合校区属地派出所对我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督导各系、部门按时完成安全教育平台学习;组织开展防火防震、防恐防暴逃生演练;组建消防队并参加县消防大队比赛;完成监控系统改造工作,实现监控无盲点、全覆盖。完成东校区微型消防站基础建设;开展防火防电专项整治。制定了车辆规范管理制度和处罚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整治;重视饮食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不定期检查,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实行定期定时巡查巡逻,重点安保部位实行巡查签到制度,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到人,隐患解决责任到人,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在科研管理方面,定期召开教学创新研究工作大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教学创新研究工作;通过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考察和“请进来”专家讲座等方式,普及教学研究基本知识和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各系、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从教育教学中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提炼研究课题,坚持“从小课题入手”的原则,积极申报校级课题;制定《课题研究考核方案》,建立激励约束措施,完善教研制度机制。制订《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新课改模式下实训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等教学改革模式,组织各系探索实施,大力推进新课改。

        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党务工作机构齐全,设有纪委、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和团委等部门。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分别为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和八个系支部。校务工作机构设有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安保处、发展规划处、对外合作处、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师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三个基础部、八个系部和纪检监察室等部门。

       在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学校已建成校园网络千兆主干百兆桌面,出口单宽300Mbps.所有教室、实训室已经安装2个以上信息点,已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已建设办公OA、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应用服务系统。
       3.5德育工作情况。学校坚持“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足、开全德育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严格执行国家德育课程实施要求。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德育课教研活动,学习最新文件,研究有关思政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教务处要求各系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以宣传橱窗、文化墙、雕塑等形式建设工匠文化展示区和各系部专业文化展示区,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氛围。将“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列入校企合作内容,在学生实习中渗透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并依托企业定期开展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教育。创建了以班会、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墙、校报、微信公众号、校团委广播站、志愿服务站等为平台的德育宣传阵地;开展了以文明创建活动、板报评比活动、文化艺术节、创意一条街、文艺汇演、队列广播操比赛、运动会、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为抓手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风采活动,举行校园、教室、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等评比活动;依托校团委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学生劳动能力,树立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文明风采活动。

        做实社团活动,坚持“严格管理、积极引导、稳步发展”的原则,加强我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发展。本年度,我校共组建学生社团111个,参加学生2294人,指导教师174人。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社团指导教师管理考核评比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校团委成立了由教师和优秀学生团干部组成的检查组,从社团活动设计方案、过程性材料、活动纪律、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日常检查,并将每周检查情况汇总整理,强化考核评比,评出优秀社团40个,优秀社团指导教师76人,推荐4个艺术类社团和4个综合类社团参加县级评比,力求打造一批精品社团、品牌社团,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加强团组织、学生会建设。积极推进团组织建设,形成校团委、系团总支、班团支部三级团组织管理机制,强化学生政治思想和觉悟意识的提高。积极发展新团员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加强团徽佩戴检查时刻注重团员形象,坚持每周四晚上团课筑牢理想信念,丰富共青团活动载体,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等强化德育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爱护家园、绿化家园、净化家园、美化家园从我做起的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植树、学雷锋、清明扫墓、爱心扶贫等。加强学生会等学生干部组织的队伍建设,创建学生组织活动室、社团活动等功能室。指导学生实施道德体验,推行民主治校,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努力营造勤奋、严谨、文明、守纪的校园文化氛围。

        3.6党建情况。学校党务工作机构齐全,设有纪委、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和团委等部门。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分别为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和八个系支部。校务工作机构设有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安保处、发展规划处、对外合作处、教学创新研究中心、师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三个基础部、八个系部和纪检监察室等部门。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再现初心与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选派扶贫工作队,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党风建设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素养。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办法,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题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要求。

       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本年度,我校共与市内外27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开展了企业实习、共建基地、移校进企、引企入校等合作。

       我校本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与本地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共与市内外10多家企业实现了互挂牌,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支持,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设备、耗材和技术指导。

       为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 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探索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教育供给进一步适应产业需求,学校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威浦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林农业有限公司、河南华工集团共建共享“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负责提供土地、车间、厂房等不动产,学校负责提供生产设备。双方所出资产设标牌明示,合作期间双方共享共用。目前,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河南威浦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基地已投入使用。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获批为河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试点项目正在推进。

       为弥补校内实训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工作,学校提供生产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师生技能提升提供基础,学生不出校园即可参加实际生产。目前已引进北方智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焦作一峰太极文化传播公司、京东公司入驻学校。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职普融通试点,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等,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发挥了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有效推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提高了学生实践课程比例,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在2019年省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一等奖12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25个,创出了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水平。

       4.2学生实习情况。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稳步推进高一年级学生赴企业开展认识实习,二年级学生赴企业开展跟岗实习,三年级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企业实习模式。2019年,学校拓展实习途径,实现学生认识实习全员化,在专业与岗位相匹配的前提下,分批分期到合作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圆满完成本年度学生实习教学课时任务。

       4.3集团化办学情况。学校目前正在牵头组建由政府相关局委、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组成的产教融合联盟(或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建设原则,整合县内职业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增强总体实力,实现校校、校企双赢。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坚持“ 围绕产业办专业”的专业建设思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充实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升级实训设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坚持“专业贴近产业、课程贴近企业、技能贴近岗位”,服务经济社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本年度,全日制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82%。选派467名学生分别赴苏州赛沃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公司、驼人集团参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迈出了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展教学第一步,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深受用工单位好评。

       5.2社会服务。我校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为助力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拥有高级工专业课老师251名,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8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2个;培训教室3408平方米;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建立了市、乡、学校服务培训体系,职教体系渐趋完善;互联网+成人中专班现有学生6493人,远程教学正在进行中。

       5.3对口支援。按照长垣市委结对帮扶光山县、技能提升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我校对接光山县职业中专,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校校合作;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职工等进行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培训10324人,新型职业农民果树生产班第二学年和2019级园林种植专业相继开班;派驻前满村村扶贫驻村工作队14人,分包到户落实责任,扶贫效果明显。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足额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项目配套资金,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列支市财政拨付不低于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根据学校发展及时拨付项目建设资金;按规定足额拨付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县财政配套资金;市教体局雨露计划投入资金用于中高职学生技能补助;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2019年度共获省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998万元。

        6.2政策措施。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我校发展,为解决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不足问题,批准我校自主公开招聘教师,现已招聘教师20名,2020年将进一步做好教师招聘补充工作。

        学校定期召开党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事项,确保政务公开透明。学校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进“教师治校”,收集教职工意见建议,校纪委做好监督落实。

        学校秉持客户思维,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同心圆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

        学校人员实行聘任制,实施绩效管理。各系、部门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双向选择”,落聘的教师主动参加培训,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聘任,对仍然落聘的教师实现待岗跟班听课。聘任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级晋档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认真考核,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差距。

        7.特色创新
         7.1“建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基地,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鼓励中职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我校与赵堤镇中心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基地,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

        2018年5月,经过与市教体局、赵堤镇政府、赵堤镇中心校多次研讨、调研、谋划,我校与赵堤镇中心学校互相挂牌为“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学校”,正式建立“校校合作、职普联姻”合作关系。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推动工作,以社团建设为切入点,发现学生爱好与特长,使学生接受职业启蒙教育;以“职业预备教育”主题家长会的形式,展示职业专业技能展示和才艺;以我校“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邀请初中生参观我校的实训、社团活动,我校也多次派专业课老师、部分社团学生,前往赵堤镇中心校进行宣讲指导,让学生和家长清晰认识职业教育,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赵堤镇中心校师生对职业教育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课题组针对初中生特点,精心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表》和《家长调查问卷表》,对赵堤镇中心校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反馈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研讨,在我校团委的指导下,结合我校专业设置,确定了社团的数量、场所和名称。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制定了科学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一是赵堤中心校学生在中招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报考我校的学生与2018年相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入校后没有一例申请调专业的。二是形成了职业启蒙教育的有效机制。赵堤中心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我校意见,组建了“文化素养社团”和“专业技能社团”两类社团共12个社团,确定了社团章程,固定了社团场所、活动时间,形成了社团相关制度、措施和激励机制。形成了两校社团相互参观交流学习,每月两次的交流机制。三是形成了课题研究工作机制。依据工作推进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破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并及时修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四是为赵堤镇中心校控制学生流失或转学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开展合作以来,赵堤镇中心校学生学习氛围浓、行为习惯养成好、自信心倍增,学生流失或转学得到有效控制,反之,其它学校学生转入了该校。赵堤镇中心校精神面貌从根本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五是赵堤镇中心校招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开展合作后,赵堤镇校本部招生人数与年俱增,今年比去年招生人数增长50%。五是通过合作试点,在我校建设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7.2“实施德育改革,建立德育档案。”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我校在学生教育中一直将德育摆在首要地位。

        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管理改革的需要,为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并实施了中职学生德育评估档案管理的制度。

        在德育档案建设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学校德育考核的监督,建立学生个人德育评价项目,通过学生处、系部、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官等多元化监督评价,加强各评价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联动,形成完整的评价系统、评价机制。

        灵活运用德育档案制度,记录学生个人德育方面表现,并纳入学生个人德育考核项目,与学生学籍挂钩,对于德育评价不合格的学生给予延迟毕业、或者不予毕业,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达到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目的,同时为毕业生的综合评定提供可靠依据。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专业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的结合程度还不够密切,教材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方面涉及偏少。二是师资队伍储备仍不足,“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比例仍然偏低。
       究其原因是学校很多教师从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任教,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理论课教学还可以胜任,但实践教学及校本教材开发能力差强人意。从企业聘请实践技能水平高的教师虽然实践操作技能很强,但理论基础稍差,又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由于工资问题不易解决,数量偏少。

       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在以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科学设计教学项目,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等因素,努力体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使得学生“所学即所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二是争取上级有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充实师资队伍,以确保有足够的师资在承担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充电”、“升级”。三是深化与企业合作关系,深入探讨、研究并制定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的相关办法与制度,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自主联系企业,完成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的任务。四是争取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

 

 

核发:admin 点击数:836收藏本页